11March 2018
獨棟加蓋的貓籠這次升級成了雙拼豪宅!
這次更新隔得比較久是因為前陣子用了好幾天的時間在畫貓籠擴建案的設計圖,咦?
對,滿腦子都是貓籠,搞得作息很混亂(*上一次的混亂是去年十二月到隔年一月因為要帶貓去結紮而連續有兩隻貓來家裡住),別的事沒辦法專心做。過年期間才剛增建貓廁所,本來以為三隻小貓的窩就會這樣一直用下去,我就不用再花錢了,只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問題就出在某天晚上,從監視器看到三隻小貓的媽媽在自己的籠子裡看起來很無聊,很想出來玩,畫面讓人看得很心酸。我先解釋一下為什麼這隻叫小白的貓媽媽要被關在籠子裡。本來小白在節育後是要如牠所願被原放的,但是第一天就發現問題大了,小白和姊妹小猴子竟然反目,馬上就發生小白被小猴子追殺的恐怖事件。之後又試著讓牠們見面幾次,情況還是一樣,某天寒冷的晚上可能也是因為這件事,小白溜到隔壁工廠避難,隔天早上九點多才神經兮兮的回來。因為這樣的事,就更不放心讓小白晚上待在外面,雖然外面有小白的媽媽豆豆陪伴。但是豆豆大部分的時間還是比較喜歡獨處,小白可能也有來自豆豆的遺傳,不喜歡小孩來煩他,只要小孩一接近,小白就兇牠們。以上原因,籠子一開始就放兩個,一大一小。小白白天大多待在外面,我們下班前再把牠找回來放回籠子,而小貓因為還沒結紮,只能繼續待在籠子裡,因為辦公室的門是通室外的,一不小心小貓就會學大貓溜出去了。
有點離題了。一開始是因為小白住的籠子太小,所以希望小白能搬進大籠子和小孩同住。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白可以和小貓待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久,有一天晚上就真的讓小白住進大貓籠裡了。當晚透過監視器觀察大小貓的互動,狀況看起來不錯,可以一起睡一起玩。只是多了一隻貓,貓砂明顯不夠用,但是也沒有多的空間再放一盆,貓籠一定還是要擴建。
這次的改造,是將原來的寬160x高160x深60公分後面加蓋一棟寬120x高160x深80公分,兩棟可以相通。
籠子設計得還不錯吧? 總共有五個大小不同的跳板,最大的是60x80公分兩片,60x68公分的一片,40x80公分的一片和40x60公分的一片; 然後還有三個門,尺寸分別是40x120公分,40x80公分和40x40公分。還有,現在貓砂盆可以放四盆了,五個也沒問題。話說貓籠靠牆的那一面,寬度已經達到180公分了! 想到當初還只是一個寬80x高120x深60公分的小貓籠,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變成豪宅了,真不可思議。
19Feb 2018
擴建貓籠之加蓋貓廁所
最近隔離中的三隻小母貓住的大貓籠,因為貓咪漸漸長大而增加貓砂盆所占去的空間,嚴重縮小了貓咪的活動範圍,總會發現飼料碗裡有幾顆貓砂,或是發生貓咪從吊床下來踢到水碗濺得滿地都是水的情形。還有一個蠻大的問題,就是整理砂盆的時候,人必須鑽進貓籠裡才能把砂盆拖出來,但是會卡到貓抓柱。基於諸多的不便,再次改造這個貓籠是勢在必行。於是我研究了一下貓籠的結構,發現只需拆解一個網片就能加蓋的方法。
要加蓋的部分就是"後院",在原本高160*寬160*深60公分的籠子後面加一個高80*寬80*深60公分的突出空間放貓砂盆,這是當時所能想到的最省錢的方法。本來就有四片60*40公分的網片閒置著,所以我只是再買了兩片60*40和兩片40*40(其中一片是做門),再加兩個鎖扣一共花了340元。
成果如下~
PS. 這三隻小貓平常我們是有讓牠們出來自由活動的,只是最近其中一隻才剛四個月竟然就發情了,整天叫整天吵orz 其實最近我又默默的換回松木砂了,只是目前進度只有三分之一,因為公文林數量不夠冏不夠冏,估計再花個兩百多。
21January 2018
隔離小公貓和小母貓的日子終於來了!改裝完成的大貓籠尺寸是160cm長*160cm寬*60cm深。幼貓總共9隻~小白生三隻母貓,小猴子則一次生了六隻公貓,因為母幼貓數量比較少,只好讓母貓住籠子。三隻小母貓分別是狗狗(玳瑁)、醬醬(黑灰咖啡虎斑)和妮妮(橘貓),個性都是偏調皮的貓。狗狗和妮妮一進去馬上就玩起來了,而比較膽小的醬醬剛開始很害怕,花了比較多的時間適應。
牠們的阿姨小精靈每天都會來陪牠們,真是個好保姆XD(其實只是想過來待在看得到人類的地方^^|)。小貓不懂,拼命找精靈阿姨的奶吸,但是阿姨沒生過,而且早就結紮了,每次精靈被想吸奶的小貓咬到痛就會生氣大叫,甚至打小貓,很像在教訓小孩,畫面超好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